-
京津冀等地采暖季限產即將啟動
要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向,采暖期新增天然氣重點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傾斜,優先保障清潔取暖與溫暖過冬。
-
生態環境部一周要聞(10.4-10.10)
生態環境部一周要聞(10.4-10.10)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出現入秋以來第一次區域性PM2.5污染過程
2020年10月7日起,隨著大氣擴散條件轉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入秋以來第一次區域性PM2.5污染過程。截至10月10日15時,區域內污染最重的城市為石家莊市,PM2.5小時濃度為147微克/立方米,達到中度污染水平;北京市PM2.5小時濃度為146微克/立方米。
-
中央環保督察:濕地保護政策體系不健全 損毀時有發生
近日,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完成了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督察試點進駐工作,通過督察組督察和國家林草局自查,雙方均感到林草部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在濕地保護政策體系建立、綜合統籌協調、日常監督指導等方面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
就差那臨門一腳了!這個秋冬季藍天保衛戰打法不一樣
有關部門“火燒眉毛”的舉動背后,是嚴峻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
-
關停!分流!搬遷!改造!環保督查結束后,各省治理方案出爐!
目前國內第二輪第二批環保督察下沉工作已經結束,從現有公布的情況來看,危廢處理、關停落后企業仍然是目前環保工作的重點。
-
生態環境部與能源基金會合作框架協議進展交流會在京舉行
10月9日,生態環境部與能源基金會合作框架協議進展交流會在京舉行,雙方總結了前一階段工作進展并討論了2021年合作設想。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出席會議并致辭。
-
一圖讀懂《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專項規劃》
一圖讀懂《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專項規劃》
-
藍天保衛戰決戰最后一個秋冬季 生態環境部持續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
大氣環境質量雖然取得了肉眼可見的成效,但是,完成藍天保衛戰目標特別是優良天數比例的壓力依然存在。
-
環境部就《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專項規劃》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專項規劃》的出臺背景、總體思路和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工信部公示2020年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公示時間:2020年9月25日至2020年10月10日
-
生態環境部一周要聞(9.27-10.3)
生態環境部一周要聞(9.27-10.3)
-
部長信箱:關于暗管等逃避監管問題的回復
通過暗管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含重金屬的污染物,不論重金屬濃度是否超過相應標準,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中央環保督察通報國家能源局
霍東煤炭礦區總體規劃把關不嚴 霍泉水源違規開采問題突出
-
中央環保督察通報國家林草局
察汗淖爾濕地保護修復亟待加大工作力度
-
中央環保督察二次通報中國建材
中國建材集團(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長期越界開采,披“迷彩服”假裝恢復治理
-
中央環保督察二次通報中國鋁業
中國鋁業集團包頭鋁業有限公司環境管理粗放 污染擾民問題突出
-
孫金龍、黃潤秋共同發文:以更大力度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部長黃潤秋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宣示 以更大力度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
扎實推進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
長三角區域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擴大)會議9月27日下午在上海市召開。
-
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
研究部署進一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生態環境統計改革工作方案》《2020年第三季度生態環境形勢和重點工作進展分析報告》,研究部署國慶、中秋假期有關工作和制止餐飲浪費工作